感染性关节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关节炎。
感染性关节炎的感染途径多样,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局部直接感染、临近组织感染蔓延等方式导致关节感染。比如,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细菌可通过血液到达关节引发感染;关节的开放性损伤可能直接让微生物进入关节引发感染;周围的骨髓炎等感染也可能扩散至关节。
患者通常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发热、活动受限等症状。疼痛往往较为剧烈,关节处红肿发热,活动时疼痛加剧,严重时甚至无法活动关节。
一旦确诊,应尽早遵医嘱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引流或清创,以清除感染灶和坏死组织。同时,休息、制动关节等措施也有助于缓解症状和促进恢复。
如果感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关节强直等后遗症,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因此,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非常重要。
日常生活中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避免关节的创伤和感染;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同时,及时治疗已有的感染,防止其扩散至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