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体温35.5℃的危害通常包括免疫力下降与易过敏、影响生长发育、基础代谢减慢、神经系统受损风险等。
1、免疫力下降与易过敏
小孩体温35.5℃属于低体温状态,这种状态下,小孩的免疫力可能会下降,容易变得虚弱,从而增加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如哮喘、特应性皮炎等。这是因为低体温导致身体抵抗力变差,免疫力减弱,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增加。
2、影响生长发育
长期体温偏低可能影响小孩的生长发育。低体温状态下,身体脏器活跃度降低,营养吸收效率下降,可能导致小孩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此外,低体温还可能影响小孩的情绪,使其变得易怒、烦躁,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3、基础代谢减慢
体温偏低会影响小孩的基础代谢率,导致新陈代谢减慢。这可能导致小孩体内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堆积增加,长期以往可能影响小孩的身体健康和体态。同时,基础代谢减慢还可能影响小孩的身体机能,如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
4、神经系统受损风险
虽然体温35.5℃通常不会立即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但长期低体温可能导致脑神经麻痹,出现头晕、嗜睡等症状。这是因为低体温状态下,脑部血液供应可能减少,影响脑细胞的正常功能。
当小孩体温偏低时,家长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复温治疗,如增加室内温度、给小孩多穿衣物或多盖被褥等。同时,要注意观察小孩的症状变化,如有需要应及时就医检查并接受针对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应注意提高小孩的免疫力,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