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体温低一般是环境因素、穿衣过少、疾病影响等因素引起的,常见治疗方法为复温、抗感染治疗、供给热量等。
一.原因
1.环境因素如果婴儿所处环境温度过低,可能导致体温下降。应确保婴儿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室内温度不宜过低。
2.穿衣过少衣物不足不能有效保暖,使婴儿热量散失过多。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婴儿适当增加衣物。
3.疾病影响某些疾病如严重感染、低血糖、营养不良等可能导致婴儿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出现低体温。这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二.治疗方法
1.复温对于体温稍低者(34-35℃),可用预热的衣被包裹置于2526℃室温中,加用热水袋保暖、热炕、电热毯包裹或母怀取暖等方法,体温多能很快升至正常。对体温明显降低者(≤35℃),有条件者先在远红外辐射热保暖床快速复温,或暖箱复温,温度高于患儿皮肤温度1℃,随着患儿体温升高,逐渐升高床温,复温速度约0.5~1℃/小时,待体温升至正常,箱温应设置在患儿所需的适中温度。若新生儿体重<1200g,胎龄<28周或体温<32℃,复温的速度应减慢(速度不超过每小时0.6℃)。
2.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或头孢素类抗生素等,但需注意慎用对新生儿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3.供给热量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热量供给从每日210kJ/kg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
喂养困难者可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液体量按0.24ml/kJ计算。但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