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等功效与作用。
1.补气升阳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是补气升阳的要药。它擅长治疗中气下陷、气虚体弱等症状,如脱肛、子宫脱垂等脏器脱垂现象。
2.固表止汗
黄芪具有固表止汗的功效,能够治疗因气虚引起的自汗、盗汗等症状。它通过补益肺气,增强卫气固表的能力,从而防止汗液外泄。
3.利水消肿
黄芪能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水湿运化,因此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它可以治疗因气虚引发的水肿、尿少等症状,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毒素。
4.生津养血
黄芪可以补气摄血、行血,因此可以用于治疗气虚不摄引发的便血、崩漏等情况。同时,它还能促进气血的生成,改善贫血和血虚的症状。
5.托毒排脓
黄芪以其补气养血之功,使正气旺盛,可以托毒排脓,生肌敛疮。它常用于治疗痤疮、痈疖等皮肤疾病,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黄芪的食用方法包括泡水、煮粥、煲汤或炖肉、干嚼等。
1.泡水
取适量黄芪片,用沸水冲泡,焖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这种方法简单方便,适合日常养生保健。
2.煮粥
将黄芪与党参、粳米、大枣等食材一起煮粥食用。这种方法既能发挥黄芪的补气作用,又能增加粥的营养价值,尤其适合女士食用。
3.煲汤或炖肉
在煲汤或炖肉时加入适量的黄芪,可以增加汤品的滋补效果。例如,黄芪炖鸡就是一道常见的补气药膳。
4.干嚼
将生黄芪当瓜子一样放在嘴里嚼着吃,味道好且有豆香的感觉。这种方法虽然不太常见,但也是一种有效的食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