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骨也称为颅骨,可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两大类,它们共同构成了头部的完整形态。脑颅骨包括额骨、顶骨、枕骨、颞骨、蝶骨、筛骨。面颅骨包括上颌骨、颧骨、鼻骨、下颌骨等。
一.脑颅骨
1.额骨位于头骨的前部上方,形成前额和眼眶的上半部分,功能是保护大脑的前部区域,并参与构成鼻腔的顶部。
2.顶骨位于头顶部,分左右两块,功能是覆盖并保护大脑的大部分顶部区域。
3.枕骨位于头骨的后下方,与颈部相连,功能是形成后脑勺,内部有容纳小脑和脑干的空间,并通过枕骨大孔与脊髓相连。
4.颞骨位于头骨两侧,介于额骨、顶骨和枕骨之间,功能是保护大脑的颞叶,并构成外耳道和中耳的一部分。
5.蝶骨深藏于头骨内部,位于颅底中央,功能是形成鼻腔的后部和颅底的重要部分,内含蝶窦,并支撑眼球和视神经。
6.筛骨位于鼻腔的前部上方,呈筛网状,功能是分隔鼻腔与额窦,并参与构成鼻腔的侧壁和前壁。
二.面颅骨
1.上颌骨位于面部的上半部分,与额骨、颧骨等相连。功能是形成上颌牙床,支撑鼻腔的侧壁和底部,并参与构成眼眶的下半部分。
2.颧骨位于面颊部,构成面部的轮廓。功能是保护眼眶的外侧,并参与构成鼻腔的侧壁。
3.鼻骨位于鼻梁处,左右各一。功能是支撑鼻梁,构成鼻子的上部。
4.下颌骨位于面部的下半部分,是最大的面颅骨。功能是形成下颌牙床,支持咀嚼运动,并与颞骨构成颞下颌关节,实现张口和闭口动作。
颅骨的发育是复杂而精细的过程,从胚胎时期开始,随着胎儿的成长而逐渐成型。出生后,颅骨的骨缝并未完全闭合,为大脑的快速发育提供了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骨缝会逐渐闭合,形成坚固的颅骨结构。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颅骨免受外力伤害,如佩戴安全帽、避免高空坠落等危险行为。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有助于颅骨的健康发育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