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会引起心绞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疲劳乏力、头晕等症状。
1.心绞痛
心绞痛是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当心肌缺血发作时,心脏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导致胸部出现压榨性疼痛或不适感,通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左臂、颈部、下颌等部位放射。这种疼痛可能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等情况下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后可缓解。
2.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也是心肌缺血的常见表现。由于心脏功能下降,导致肺部淤血,引起呼吸急促、气短、喘息等症状。患者可能在活动后或平卧时感到呼吸困难加重,坐起或抬高床头后可有所减轻。
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肌缺血可能引发的重要问题。心肌缺血可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跳节律异常,如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引起心悸、头晕、黑矇甚至晕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4.疲劳乏力
疲劳乏力是心肌缺血患者常有的症状。因为心脏供血不足,导致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使患者感到全身无力、疲倦、精神不振,即使在休息后也难以完全恢复。
5.头晕
头晕同样可能出现。心脏缺血影响脑部供血时,可导致头晕、头昏、视物模糊等症状。如果缺血严重,还可能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
此外,心肌缺血还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心肌缺血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以明确心肌缺血的原因和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以改善心脏供血,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