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可自愈但影响生活,预防要保持良好口腔卫生、饮食均衡、生活习惯,治疗相关疾病,定期口腔检查。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伤病症,好发于唇、颊、舌缘等部位,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营养不良、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有关。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虽然口腔溃疡具有自限性,通常7~10天可以自行愈合,但是发作时疼痛剧烈,影响进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辅助清洁工具,定期洗牙,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2.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不食用尖锐的食物,如鱼刺、骨头等,避免咬伤口腔黏膜;不使用刺激性的漱口水或牙膏,刷牙时不要过于用力;避免长时间张口呼吸,以免口腔黏膜干燥。
3.注意饮食均衡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等;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吸烟、饮酒。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适当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5.治疗相关疾病
积极治疗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等,控制病情,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及时治疗口腔内的疾病,如牙龈炎、牙周炎等,避免口腔黏膜受到感染。
6.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总之,口腔溃疡虽然常见,但也需要引起重视。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饮食均衡、生活习惯和定期口腔检查等措施有助于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如果口腔溃疡频繁发作或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