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梅毒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一期梅毒的硬下疳、腹股沟或近卫淋巴结肿大,二期梅毒的皮肤损害、黏膜损害、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以及三期梅毒的皮肤黏膜损害、骨梅毒、眼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神经梅毒。
1.一期梅毒:
硬下疳:在外生殖器部位出现单个、无痛无痒、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溃疡,高出皮面,疮面较清洁,有继发感染者分泌物多。触诊时有软骨样硬度。持续时间为4~6周。
腹股沟或患部近卫淋巴结肿大:可单个,也可多个,通常无红肿、疼痛,不与周围组织粘连,不破溃,称为硬下疳横痃。
2.二期梅毒:
皮肤损害:为多形态,包括斑疹、丘疹、鳞屑性皮损、毛囊疹及脓疱疹等,常泛发对称。掌跖易见暗红斑及脱屑性斑丘疹,外阴及肛周皮疹多为湿丘疹及扁平湿疣,不痛不痒,头部可出现虫蚀样脱发。二期复发梅毒皮损数目较少,分布局限,尚可见环形皮疹。
黏膜损害:约80%的患者发生黏膜损害,可发生在口腔、咽、喉、宫颈及生殖器等部位,表现为黏膜红肿、糜烂,有渗出物,或发生扁平湿疣、湿丘疹。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对称性肿大为特征。
3.三期梅毒:
皮肤黏膜损害:结节性梅毒疹好发于头皮、肩胛、背部及四肢的伸侧,大小不等,数目少,孤立或簇集分布,表面铜红色,浸润明显,质硬,有浸润感,中心有溃疡,二期复发梅毒的损害类似,数目较少,分布不对称,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树胶样肿是三期梅毒的标志,好发于头面部、小腿、足、骨骼、口腔黏膜、鼻中隔等,下肢较上肢多见。
骨梅毒:骨梅毒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长骨梅毒以胫骨干骺端和尺桡骨下端多见,表现为疼痛、肿胀及骨膜炎,可导致病理性骨折,骨炎愈合后可遗留畸形。
眼梅毒:可引起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等。
心血管梅毒:可出现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等。
神经梅毒:可表现为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膜血管梅毒、实质性神经梅毒等。
需要注意的是,梅毒的临床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梅毒,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应注意避免不洁性行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