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介入适应症主要包括症状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高危患者,溶栓治疗失败或溶栓禁忌,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或闭塞等情况。
1.症状性心肌梗死
患者出现典型的胸痛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同时伴有心电图ST段抬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
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患者没有典型的胸痛症状,但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压低或T波倒置,同时伴有心肌酶学指标升高。
3.高危患者
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如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前降支近段病变等,或存在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高危因素。
4.溶栓治疗失败或溶栓禁忌
如果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溶栓失败或存在溶栓禁忌,如出血倾向、近期手术或外伤等,可考虑进行介入治疗。
5.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或闭塞
如果患者已经接受过介入治疗,但冠状动脉再次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症状复发,可进行再次介入治疗。
总之,心肌梗死介入适应症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学指标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等因素,权衡介入治疗的风险和获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