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主要包括基础免疫、补种和特殊人群三个阶段,基础免疫共三针,按照0、1、6月的程序接种,特殊人群如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等,接种时间和剂量可能会有所不同。接种后应定期进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以确定是否产生了足够的抗体。
1.基础免疫:共三针,按照0、1、6月的程序接种。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接种部位为大腿前外侧中部;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剂和第3剂乙肝疫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中部。
2.补种:未完成基础免疫的儿童应尽快补种,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乙肝疫苗,并在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剂和第3剂乙肝疫苗。
3.特殊人群:
对HBIG暴露后的新生儿,应在12小时内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在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剂和第3剂乙肝疫苗。
对于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接种后1个月再按程序接种第2剂和第3剂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可与卡介苗同时接种,但要在不同部位接种。
如需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应尽量在不同部位接种。两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因人而异,接种后应定期进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以确定是否产生了足够的抗体。如果抗体水平较低,应及时加强接种。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只是预防乙肝的一种措施,还应注意避免与乙肝患者的密切接触,避免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如果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咨询,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