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也可有心悸。
常见病因:
心脏搏动增强:生理性因素包括剧烈运动、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病理性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发热等。
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等。
心脏神经官能症:在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情况下,常出现心悸症状,但客观检查无心脏器质性病变。
伴随症状:
伴心前区疼痛: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等。
伴发热:见于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猩红热、风湿热等。
伴晕厥或抽搐:见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
伴贫血症状: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检查方法: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常用的方法,能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的类型。
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有助于发现阵发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心脏超声: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心脏是否有器质性病变。
其他检查: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心悸的原因。
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针对引起心悸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控制感染、纠正贫血、治疗心律失常等。
对症治疗:缓解心悸症状,如使用镇静剂、β受体阻滞剂等。
其他治疗:如心脏电复律、射频消融等。
注意事项:
心悸发作时应立即休息,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
饮食应清淡,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遵医嘱服药,不得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心悸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严重的心悸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出现心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