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原因包括尿道口或尿道内梗阻、尿道损伤、医源性感染、感染源、临近器官炎症、免疫力低下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
1.尿道口或尿道内梗阻:如尿道狭窄、包茎、后尿道瓣膜、尿道肿瘤、女性处女膜伞、尿道口处女膜融合等,因排尿不畅,尿液积存于尿道内可继发尿道感染。
2.尿道损伤:尿道器械检查引起的尿道黏膜擦伤,可破坏尿道黏膜防御功能,导致细菌感染。
3.医源性感染: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尿道扩张术等,由于尿道黏膜擦伤或带入细菌,可引起上行性感染。
4.感染源:如不洁性生活、尿道炎患者的性伴侣、共用毛巾、浴盆等。
5.临近器官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等可蔓延至尿道,引起尿道炎。
6.免疫力低下:全身抵抗力下降、糖尿病、免疫缺陷疾病等,可使尿道黏膜抵御细菌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女性尿道炎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大量饮水,勤排尿,以冲刷尿道,促进细菌和炎性分泌物的排出。
2.药物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等。
3.局部治疗:如尿道扩张术、尿道内灌注药物等。
此外,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憋尿,注意性生活卫生,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同时,应积极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等临近器官炎症,以减少尿道炎的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尿道炎的治疗和预防需要更加注意。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预防尿道炎的发生。
总之,女性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过及时就医、合理治疗和预防,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复发。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