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完步脚后跟酸痛多是劳累过度、肌肉拉伤、跟腱炎等原因引起的,不同原因处理方式不同。
1、劳累过度
患者跑步时体内氧气消化增多,肌肉在无氧的环境下产生大量的乳酸代谢产物沉积在足部肌肉,局部组织持续遭受刺激,可出现酸痛症状。
患者需保持休息,饮食上需忌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可用热毛巾、热水袋等热敷局部,促进乳酸的吸收和代谢,避免不适症状加重,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过度担心。
2、肌肉拉伤
跑步时肌肉受到反复牵拉,若运动幅度过大,可能引起肌肉拉伤,局部出现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的神经,且可能伴有血管损伤,可引起酸痛、肿胀等表现。
患者需立即停止活动,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可以消炎镇痛。若肌肉损伤较为严重,还可采取超声波脉冲反射法修复拉伤的肌肉,从而提高预后质量。
3、跟腱炎
患者若长期过度运动,导致跟腱出现慢性劳损,引起无菌性炎症,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可引起上述症状。
患者需注意运动强度,短期内避免负重。疼痛严重者可以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等药物进行封闭治疗。还可采取超声治疗、微电流刺激等物理治疗方式促进跟腱细胞的代谢,从而治疗跟腱炎,改善后脚跟酸痛的现象,有利于疾病恢复。
除上述原因外,骨折也可导致脚后跟酸痛,需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患者日常需减少运动量,跑步后进行拉伸运动,避免乳酸堆积,运动前需做好热身,避免机体出现损伤。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必要时需前往医院治疗,从而改善机体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