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根据栓子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心源性脑栓塞:占脑栓塞的60%~75%,栓子来源于心脏,常见的原因有:
心房颤动:是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因。
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脱垂等。
心肌梗死: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附壁血栓形成。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
其他:如心房黏液瘤、心脏手术等。
2.非心源性脑栓塞:栓子来源于心脏以外的部位,常见的原因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如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
空气栓塞:如潜水、高空飞行等。
脂肪栓塞:如长骨骨折、脂肪组织挫伤等。
羊水栓塞:如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
其他:如肿瘤细胞栓塞、寄生虫栓塞等。
3.来源不明性脑栓塞:经过全面检查仍不能明确栓子来源。
脑栓塞的临床表现与栓塞的部位、血管大小、侧支循环等有关。部分患者可无前驱症状,起病急骤。常见的症状包括:
1.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3.意识障碍、抽搐等。
脑栓塞的治疗包括:
1.针对栓子来源的治疗:如控制心房颤动、治疗心脏瓣膜病、抗血小板治疗等。
2.改善脑循环:使用溶栓药物、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3.神经保护:使用依达拉奉、胞磷胆碱等药物。
4.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作业治疗等。
脑栓塞的预防包括:
1.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颤动等。
2.抗栓治疗: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
3.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
4.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
总之,脑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应积极预防脑栓塞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