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疼痛的原因主要包括肛裂、外痔、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肛窦炎、内痔嵌顿等,此外,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阴部神经症候群、骶尾部肿瘤、直肠息肉、肛门直肠先天畸形等也可导致肛门疼痛。
1.肛裂
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儿童也可发生,老年人较少见。肛裂好发于肛管后中处,若肛管侧方有肛裂,或肛管前后均有肛裂,则称肛裂“”。肛裂最主要的原因是便秘,大便干结容易撑破肛管皮肤形成肛裂。典型的肛裂其疼痛很有特点,即先于排便时突发刀割样疼痛(由于粪便划破肛管皮肤所致),然后短暂缓解,继而出现长时间肛痛(由于肛门括约肌受刺激后产生痉挛所致)。临床常见患者因怕痛畏惧排便,出现“怕痛----忍便----便干----更痛”的恶性循环现象。
2.外痔
外痔位于齿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外痔表面盖以皮肤,可以看见,不能送入肛内,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临床中常将外痔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外痔4种类型。其中血栓性外痔和炎性外痔均会引起较为剧烈的肛门疼痛。
3.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4.肛窦炎
肛窦炎是指肛窦部急慢性炎症,常并发肛乳头炎。是由于肛窦开口向上,易积存粪便而引起感染,以致肛门括约肌痉挛,使肛窦引流不畅。感染不易控制,引起肛乳头发炎和肥大。
5.内痔嵌顿
内痔或混合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即能脱出肛门外,由于痔核体积增大,排便时受到粪便的挤压,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脱出肛外。有时是1--2个痔核同时脱出,有时是全部痔核并带有直肠黏膜一齐脱出。最初仅在排便时脱出,便后能自行复位。症状较重者,脱出后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方能复位。症状更严重者,除排便时脱出外,凡用力、行走、咳嗽、喷嚏、下蹲等,都可能脱出。脱出的痔核嵌顿在肛门外,黏膜极易受刺激,分泌大量黏液,使脱出的痔核嵌顿加重。如发生嵌顿,患者疼痛剧烈,行动不便,坐卧不宁,甚至大小便均困难。
6.其他
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阴部神经症候群、骶尾部肿瘤、直肠息肉、肛门直肠先天畸形等也可导致肛门疼痛。
总之,肛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肛门疼痛,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