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息肉的发生可能与慢性刺激、感染、尿道损伤、雌激素水平下降等有关。
1.慢性刺激
长期慢性刺激,如长期留置尿管、慢性尿道炎等,可导致尿道黏膜增生,形成息肉。
2.感染
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可导致尿道黏膜炎症,进而促使尿道息肉的形成。
3.尿道损伤
尿道器械检查、性生活等导致的尿道损伤,可能使尿道黏膜受损,继而引发炎症和息肉。
4.雌激素水平下降
绝经期后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变薄、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和损伤,从而增加尿道息肉的发病风险。
对于尿道息肉的治疗,通常根据息肉的大小、症状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较小的、无明显症状的息肉可以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较大的、引起明显症状的息肉,如排尿困难、血尿等,则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此外,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尿道炎、尿道损伤等,也有助于预防尿道息肉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