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主要症状有高热、疼痛、皮疹、出血倾向等,主要诱因为伊蚊叮咬。
一.症状
1.高热患者通常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发热可能持续2-7天,热型多不规则,也可能出现双峰热。
2.疼痛登革热常伴有剧烈头痛,可能位于眼眶后和太阳穴区域,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同时,全身骨肌和关节也会感到疼痛,类似流感症状。
3.皮疹大约一半的患者在发病后2-5天内会出现皮疹,表现为充血性红斑、丘疹、疱疹等,主要分布在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可能伴有瘙痒。
4.出血倾向在少数情况下,登革热可能导致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淤血或出血性结膜炎,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症状。
二.诱因
伊蚊,特别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当伊蚊叮咬感染登革热病毒的患者后,病毒会在伊蚊体内繁殖。随后,当这只伊蚊再叮咬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由于伊蚊多在白天活动,且喜欢在积水容器附近栖息,如花盆、水桶等,这使得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容易被叮咬而感染登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