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活动的节律、频率、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等出现异常,且可能导致严重临床后果的心律失常情况。
1.节律异常
正常的心脏跳动有其固定的节律,而严重心律失常时,心跳可能变得极不规则,如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正常收缩功能,导致血液在心房内瘀滞,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进而引发栓塞性疾病。心室颤动则更为凶险,可使心脏失去有效的泵血功能,若不及时抢救,可迅速导致死亡。
2.频率异常
心跳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属于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引起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严重的心动过缓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可使心脏射血明显减少,引起乏力、黑矇、晕厥甚至心脏骤停。
3.传导异常
心脏的电信号传导出现障碍,如房室传导阻滞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无症状,但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输出量下降。
4.激动次序异常
心脏各部位激动的先后顺序异常,可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
严重心律失常往往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除颤、心脏起搏器植入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基础情况等综合决定。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密切监测心脏情况,预防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大量饮酒、吸烟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一旦出现心律失常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或联系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