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骨折护理措施通常包括绝对卧床休息、皮肤护理、呼吸系统护理、泌尿系统护理、饮食调理、功能锻炼等。
1、绝对卧床休息
胸椎骨折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加重骨折损伤。建议选择硬板床,以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卧床期间,需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导致压疮。翻身时应采用滚动翻身法,即肩臀同步翻转,避免扭转身体导致骨折移位。
2、皮肤护理
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压疮,因此皮肤护理至关重要。应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燥。在骶尾部、肩胛部、后枕部、跟骨等易受压部位放置气垫或海绵,以减少局部压迫。翻身时,应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
3、呼吸系统护理
长期卧床还可能导致坠积性肺炎,因此呼吸系统护理同样重要。应鼓励患者定时进行深呼吸、咳嗽、吹气球等活动,以增加肺活量,促进痰液排出。同时,家属应定期为患者拍背,协助排痰,防止肺部感染。
4、泌尿系统护理
卧床期间,患者排尿可能不畅,易导致泌尿系感染。因此,应保持会阴部清洁,定时冲洗膀胱。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以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滋生。如出现排尿困难,可进行膀胱区按摩或导尿。
5、饮食调理
胸椎骨折患者需补充充足营养,以促进骨折愈合。应多吃富含维生素D、钙元素及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类、排骨、牛肉等。同时,保持膳食纤维的摄入,预防便秘。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6、功能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如床上肢体活动、五点支撑法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但需注意,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
胸椎骨折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疼痛加剧、呼吸困难、排尿不畅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再次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