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表现包括皮肤颜色与温度变化、疼痛与间歇性跛行、感觉异常与肌肉萎缩等。
1、皮肤颜色与温度变化
下肢动脉硬化会导致下肢皮肤颜色苍白或发绀,这是因为动脉供血不足,皮肤血液供应减少。同时,下肢皮肤温度会明显降低,用手触摸感觉比正常部位皮肤凉,这是由于血液循环不良,热量无法有效传递到下肢皮肤。
2、疼痛与间歇性跛行
下肢动脉硬化时,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下肢供血不足,会引起下肢疼痛。疼痛部位多在膝盖下方、小腿肚子和脚踝处,性质多为胀痛或钝痛,在行走或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此外,患者还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疼痛、酸胀、乏力,迫使停下休息,休息后症状缓解,又可继续行走。
3、感觉异常与肌肉萎缩
下肢动脉硬化会影响神经的供血和营养,导致下肢出现麻木感,可能伴有刺痛感或烧灼感。随着病情的发展,下肢的感觉会逐渐减退,对疼痛、温度等刺激的敏感度降低。严重时,患者可能对下肢的损伤毫无察觉。此外,下肢动脉硬化还会导致下肢肌肉萎缩,小腿和脚部肌肉逐渐变得瘦弱,力量减弱。
需要注意,出现下肢动脉硬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