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含量是一个医学术语,是指100ml血液的实际携氧量,能准确反应血标本中氧气的实际含量。血氧含量包括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以及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化学结合的氧,但在临床中,由于物理溶解的氧含量低,因此,血氧含量主要是指血红蛋白化学结合的氧。
血氧含量是评估机体氧供情况的重要指标。当血氧含量降低时,可能提示机体存在缺氧状态,可能是由肺炎、肺水肿等肺部疾病导致氧吸入不足,或者是由于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导致氧输送不足所致。
正常动脉血氧含量为19-21ml/dL,静脉血氧含量是14ml/dL左右。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反映组织的摄氧能力,正常值为5ml/dL左右。长期血氧含量低会对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因此,如果血氧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水平,可采取吸氧治疗、呼吸机治疗等,以提高血氧含量。
血氧含量低的患者在生活中可以采用腹式呼吸法,深吸气时让腹部膨胀,呼气时让腹部收缩,有助于身体更好地吸收氧气,同时,适当进行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能提高身体对氧气的摄取量。
如果血氧含量持续低于正常范围,或伴有严重症状,如昏迷、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到医院的呼吸内科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