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皮肤、鼻咽部、肠道等。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感染骨骼,引起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儿童和青少年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高发人群,这与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特点以及免疫功能不完善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生长活跃,血管丰富,细菌容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骼。此外,儿童和青少年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感染。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髓炎迁延不愈,甚至发展为慢性骨髓炎,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对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早期使用敏感抗生素是关键。同时,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等。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钻孔引流、开窗减压等。
预防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关键是增强免疫力,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此外,对于一些容易发生感染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需要注意预防感染,及时治疗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