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不能自愈,需及时手术治疗,术后注意保持清洁、饮食清淡、按时换药等。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常位于肛管齿状线附近,多为一个;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经久不愈或间歇性反复发作,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肛瘘不能自愈,不及时治疗会反复发作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因此,一旦确诊,需及时手术治疗。
肛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肛门周围皮肤有一个或多个瘘口,外口可有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排出。
2.肛周皮肤瘙痒、潮湿,有时还会出现疼痛。
3.可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
4.肛瘘反复发作可导致肛门失禁、直肠黏膜脱垂等并发症。
肛瘘的诊断主要依靠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瘘管造影等方法。医生会通过这些检查了解瘘管的走向、内口位置等情况,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肛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肛瘘切除术、肛瘘切开术、挂线疗法等。医生会根据肛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肛瘘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肛门部清洁,便后坐浴,可有效防止感染。
2.饮食应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按时换药,促进伤口愈合。
4.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出血、疼痛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肛瘘虽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肛瘘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