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喘息、发绀、发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如抗病毒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其他治疗(如对症治疗、中医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护理、预防感冒、加强锻炼、接种疫苗等。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儿童,尤以6个月以下的婴儿最为多见。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其他病毒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那么,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有哪些症状?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将为您具体分析。
一、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咳嗽是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咳嗽剧烈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2)喘息:喘息是毛细支气管炎的另一重要症状,多在咳嗽后出现,呈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三凹征等。
(3)发绀:由于缺氧,患儿可出现口周、指(趾)甲床发绀。
2.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少数患儿可高达39℃以上。
(2)精神萎靡: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等症状。
(3)食欲不振:患儿可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吸氧:根据患儿的缺氧程度,给予适当的吸氧治疗。
(3)补液:保证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
2.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
(2)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可舒张支气管,缓解喘息症状。
(3)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4)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可预防或治疗细菌感染。
3.其他治疗
(1)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化痰等。
(2)中医治疗: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三、预防
1.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2.预防感冒: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可预防病毒感染。
总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因此,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