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可通过注意口腔卫生、药物治疗(局部+口服)、病因治疗和综合治疗等方法缓解,治疗需坚持一定时间,如有加重需及时就医。此外,哺乳期母亲应注意乳头清洁,有霉菌性阴道炎需同时治疗。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白念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好发于婴幼儿。以下是关于鹅口疮治疗的一些信息:
1.一般治疗:注意口腔卫生,在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口腔。对于较小的婴儿,在哺乳后给予适量的温水漱口。
2.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制霉菌素混悬剂、咪康唑乳膏等。将药物直接涂抹在口腔病变处,每天数次。
口服药物:对于症状严重或难以局部用药的患儿,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
3.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存在基础疾病,应及时治疗。
4.综合治疗:对于鹅口疮患儿,还可以采取一些综合治疗措施,如增强营养、提高免疫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鹅口疮容易反复发作,治疗需要坚持一定的时间。同时,如果患儿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免加重病情。
对于哺乳期的母亲,应注意乳头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如果母亲患有霉菌性阴道炎,应同时治疗,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总之,鹅口疮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