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非100%,仍有感染乙肝的可能,其原因有接种程序不规范、免疫功能低下、乙肝病毒变异、接触乙肝病毒剂量大及时间长、其他因素等。
打完乙肝疫苗仍有可能被传染乙肝。
这是因为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非100%,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只有约90%的人产生表面抗体,而且抗体滴度会随时间逐渐下降。此外,以下情况也可能导致接种疫苗后仍感染乙肝:
接种程序不规范: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次接种乙肝疫苗,或接种剂量不足。
免疫功能低下:如患有艾滋病、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乙肝病毒变异:乙肝病毒可能发生变异,导致疫苗无法有效识别和中和病毒。
接触乙肝病毒的剂量大、时间长:如果接触的乙肝病毒剂量大、时间长,即使接种了疫苗,也可能感染乙肝。
其他因素:如同时感染其他肝炎病毒、饮酒、过度劳累等,也可能影响疫苗的效果。
因此,即使接种了乙肝疫苗,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定期检测乙肝抗体:接种疫苗后1~2年内,应每6个月检测一次乙肝抗体;如果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需要加强接种一针乙肝疫苗。
避免高危行为:避免与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不吸毒。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和分泌物。
及时就医:如果接触了乙肝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应及时就医,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以提高免疫力。
总之,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乙肝。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高危行为,定期检测乙肝抗体,及时就医,以保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