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131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碘剂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甲亢的全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以下是关于甲亢的一些治疗方法: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硫脲类和咪唑类是两类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硫脲类包括丙硫氧嘧啶和甲硫氧嘧啶;咪唑类包括甲巯咪唑和卡比马唑。
治疗机制: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适用人群:病情轻、中度患者;甲状腺轻、中度肿大者;年龄小于20岁者;孕妇、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手术者;手术前或131I治疗前的准备;手术后复发且不适宜131I治疗者。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粒细胞减少,严重者可致粒细胞缺乏症,故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药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中毒性肝炎、血管炎和狼疮样综合征。
2.放射性碘131治疗:
治疗原理:放射性碘131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出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
适用人群: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或有抗甲状腺药物禁忌证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复发者;甲亢合并心脏病;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甲亢伴肝肾功能损害;浸润性眼病;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或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者。
注意事项:治疗后1~2周内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免造成放射性甲状腺炎;治疗后1个月内避免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治疗后3~7天内可能出现颈部疼痛、唾液腺肿痛等放射性炎症,可对症处理;治疗后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永久性甲减,需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3.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或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者;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压迫症状者;胸骨后甲状腺肿;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口服复方碘溶液,使甲状腺缩小变硬,减少术中出血;术前1周开始口服普萘洛尔,降低基础代谢率。
术后并发症: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4.其他治疗: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甲亢患者心率较快者,可减慢心率,缓解心悸等症状。
碘剂:仅用于手术前准备和甲亢危象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甲亢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年龄、病情、甲状腺功能、有无其他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甲亢患者在饮食上也需注意,应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