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症状有上腹部疼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如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和中医治疗,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慢性疾病、保持心情愉悦、定期体检等。
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如果不及时治疗,浅表性胃炎可能会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甚至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因此,对于浅表性胃炎患者来说,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非常重要。
一、症状
1.上腹部疼痛
疼痛多不规律,与饮食无关,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绞痛,并向背部放射,易误诊为心绞痛。
2.腹胀
常因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
有嗳气。表明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食欲不振
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有食欲减退或时好时坏。
5.恶心与呕吐
炎性胃黏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胃动力学障碍、胃逆蠕动影响,出现恶心、呕吐。
6.便秘与腹泻
大多数患者有便秘症状,腹泻相对较少。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1)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
(3)避免服用刺激性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4)戒烟戒酒。
2.药物治疗
(1)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可保护胃黏膜,促进炎症愈合。
(2)抑酸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可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3)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嗳气等症状。
(4)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需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即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
3.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浅表性胃炎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常用的方法有中药口服、中药灌肠、针灸、推拿等。
三、预防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2.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冷、过热的食物。
3.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和吸烟。
4.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5.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
6.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胃部疾病。
总之,浅表性胃炎虽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甚至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因此,对于浅表性胃炎患者来说,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非常重要。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浅表性胃炎的发生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