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的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可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常见于儿童,治疗方法有病因治疗、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注意事项包括休息、保持耳部清洁、正确擤鼻涕、游泳时保护耳朵等。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可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常见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中耳粘连、面瘫等并发症。以下是急性中耳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一、症状
1.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疼痛可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吞咽及咳嗽时疼痛加剧,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当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会明显减轻。
2.听力下降:听力可因耳痛而暂时听不清。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哈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耳闷:耳内胀满感或堵塞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二、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如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等。
2.局部治疗
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但鼓膜穿孔后应立即停药,避免脓液经外耳道流出时被药物刺激,引起疼痛加剧。
鼓膜穿孔后:可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滴耳,以预防感染。同时,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进水。
3.全身治疗
抗生素: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常用药物有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
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可缓解耳痛等症状。
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严重者,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反应。
三、注意事项
1.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过度用耳。
2.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进水。
3.擤鼻涕时应注意方法,避免同时捏住两侧鼻孔擤鼻,以免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4.游泳时应注意保护耳朵,可佩戴耳塞或游泳帽。
5.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避免病情迁延不愈。
总之,急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及时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耳部卫生,避免感染,预防急性中耳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