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并注意不良反应,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治疗需更谨慎。
甲亢是一种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甲亢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用于病情轻、中度患者,年龄小于20岁、孕妇、年老体弱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而不宜手术者。常用的药物有甲巯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
2.放射性碘治疗:利用甲状腺高度摄碘能力和碘131释放的β射线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而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适用于年龄25岁以上、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后复发、甲亢合并心脏病、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长期服药无效或停药后复发、以及有手术禁忌证等患者。
3.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者;甲状腺巨大,有压迫症状者;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者;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
需要注意的是,甲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皮肤过敏等。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避免碘摄入过多。
此外,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来说,甲亢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特别注意甲亢的控制,以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哺乳期妇女在治疗甲亢期间需要暂停哺乳,以免药物通过乳汁对婴儿造成影响。
总之,甲亢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自我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