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气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包括准备活动不够、体内氯化钠含量过低、慢性疾病仍参加剧烈运动、动作不协调等,主要症状是呼吸肌痉挛,可通过改变表浅呼吸、调整呼吸节奏、深呼吸后憋气等方法缓解,儿童、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岔气风险较高,需特别注意。
1.剧烈活动之前,准备活动不够或未做准备活动。剧烈活动时肌肉进入紧张状态,而内脏器官惰性大,不能马上活动起来,以满足肌肉活动时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使呼吸肌紧张而痉挛。
2.长期没有参加体育活动或天气过冷,以及大量出汗引起的体内氯化钠含量过低。
3.患有慢性疾病仍参加剧烈运动,疲劳后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4.其他因素:比如动作不协调、用力过猛以及呼吸频率过快等。
岔气时,呼吸肌痉挛,刺激呼吸肌里的感受器,而产生疼痛。人体最主要的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当肋间肌痉挛时,胸部两侧就会发痛。当膈肌痉挛时,疼痛就会发生在左右肋下。
岔气的治疗方法有:
1.改变表浅呼吸,加深呼吸,呼气慢而深,用力向外呼气,这样可以吸进大量空气,满足运动时氧的需要,使呼吸肌放松下来,消除疼痛。
2.调整呼吸节奏,把呼吸节奏与跑步频率配合起来,做到二步一呼一吸或三步一呼一吸。
3.若用以上办法疼痛还不能消除,可以深呼吸后憋气,用力扣打胸腔两侧或肋下疼痛处,然后慢慢的深吸几口气,重复几次可使呼吸肌逐渐放松,痉挛缓解。
4.剧烈活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使呼吸肌逐渐适应较快频率的收缩,不致引起痉挛。
5.冬天锻炼尽量用鼻子呼吸,若用口呼吸时,要半张口,让冷空气从牙缝中进入口腔,防止冷空气过分刺激。
岔气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尤其是在进行剧烈运动或突然改变运动强度时容易发生。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岔气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特别注意:
1.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呼吸肌尚未完全发育,呼吸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岔气。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家长或教练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监督。
2.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功能和肌肉力量都会下降,岔气的风险也会增加。老年人在进行运动时,应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突然的剧烈运动。
3.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岔气可能会加重病情。这些患者在进行运动前,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4.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呼吸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岔气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孕妇在进行运动时需要特别小心。
总之,岔气虽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在进行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都可以有效预防岔气的发生。如果出现岔气症状,可以采取上述方法进行缓解,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