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除坚持药物治疗外,还需注意定期测量血压、改善生活方式、避免诱因、合理用药、定期复查、关注药物副作用、学会自我管理、关注靶器官损害。
1.定期测量血压
建议每天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改善生活方式
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等,都有助于控制血压。
3.避免诱因
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剧烈运动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4.合理用药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果忘记服药,不要补服,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5.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心电图等,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6.关注药物副作用
某些降压药物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水肿等副作用,如果症状明显,应及时就医。
7.学会自我管理
掌握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学会自我监测和管理,如测量血压、记录血压变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8.关注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肾功能检查等,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和管理,才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