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妊娠期高血压,主要依据血压测量、病史询问、症状观察、尿液检查、其他检查等方面。
1.血压测量
在妊娠20周后,若孕妇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两次测量至少间隔4小时,可考虑为妊娠期高血压。
2.病史询问
询问孕妇是否曾有过高血压病史,若平时未曾发现高血压,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则更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
3.症状观察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快速增加、下肢浮肿、蛋白尿等症状。这些症状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
4.尿液检查
检测孕妇的尿液,若出现蛋白尿,尤其是24小时尿蛋白量大于0.3g或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大于0.3,有助于诊断妊娠期高血压。
5.其他检查
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眼底、心电图及超声等检查,以全面评估孕妇的健康状况。
综上,诊断妊娠期高血压需要综合考虑血压、病史、症状及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