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脱肛出血可能是内痔、肛裂、直肠息肉、肛管或直肠肿瘤等引起,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或特殊人群的肛管、直肠疾病导致。
1.内痔
内痔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症状为便血和内痔脱出。内痔初期便血为手纸带血或滴血,血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随着病情发展,内痔逐渐增大,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回纳或用手托回肛门内。内痔脱出后,若未及时回纳,可发生嵌顿、水肿、血栓形成,导致疼痛。
2.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的全层裂伤后形成的慢性溃疡,典型表现为肛门疼痛、便血和便秘。肛裂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量较少,多在大便表面或手纸上。
3.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可单发或多发,大小可自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直肠息肉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当息肉较大或发生脱垂时,可出现便血,血色鲜红,量一般不多。
4.肛管、直肠肿瘤
肛管、直肠肿瘤也可导致大便脱肛出血,常见的有直肠癌、肛管癌等。肛管、直肠肿瘤引起的便血,血色暗红,常伴有黏液或脓液,同时可伴有大便习惯改变、肛门坠胀、腹痛、消瘦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引起大便脱肛出血的原因较多,除了肛肠疾病外,还可能是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等。此外,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出现大便脱肛出血时,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大便脱肛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肛肠疾病引起,也可能是肛管、直肠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出现大便脱肛出血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