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由感染引起,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易形成肛瘘,主要症状是肛门周围皮肤上的瘘口反复流出少量脓液、肿痛、瘙痒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感染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瘘的主要原因,约占90%以上。由于肛腺开口于肛管直肠交界处的肛窦内,肛窦易受损伤或发生感染,引发肛腺炎,炎症可沿肛腺管蔓延至肛周间隙,形成肛周脓肿。如果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可形成肛瘘。
2.肛周脓肿
少数情况下,肛周脓肿可能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
3.其他
直肠肛门损伤、克罗恩病、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也可导致肛瘘的发生。此外,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白血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增加肛瘘的发病风险。
肛瘘的主要症状是肛门周围皮肤上的瘘口反复流出少量脓液、肿痛、瘙痒等。如果不及时治疗,肛瘘可能会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对于肛瘘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肛瘘初期或症状较轻的患者,主要通过药物坐浴、外用栓剂等方法缓解症状。手术治疗是肛瘘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根据肛瘘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挂线疗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肛瘘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肛瘘的发生。对于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