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可分为肝胃气滞、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五种类型,治疗方法分别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健脾益气和胃止痛、清热化湿理气和中、养阴益胃和中止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肝胃气滞型:
症状: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嗳气频繁,嘈杂吞酸,饮食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物有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芎、郁金等。
2.脾胃虚弱型:
症状:胃脘胀满或隐痛,喜按,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和胃止痛。
方药:四君子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木香、砂仁、陈皮等。
3.脾胃湿热型:
症状:胃脘灼热疼痛,嘈杂,口干口苦,渴不欲饮,身重肢倦,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方药:清中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黄芩、蒲公英等。
4.胃阴不足型: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疗原则: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当归、白芍、甘草等。
5.胃络瘀血型:
症状:胃脘疼痛,痛有定处,拒按,或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治疗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此外,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