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机制主要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肾实质病变、肾血管病变、内分泌功能紊乱、其他因素。
1.肾实质病变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实质损害,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多囊肾等,均可导致高血压。
2.肾血管病变
肾动脉狭窄、肾血管炎等疾病,可导致肾脏缺血,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血压升高。
3.内分泌功能紊乱
一些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可导致肾脏分泌过多的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压升高。
4.其他因素
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长期服用避孕药等,也可导致血压升高。
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对于肾性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