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其主要表现为皮肤阵发性瘙痒和苔藓样变为特征。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长期搔抓、摩擦和神经精神因素以及搔抓后皮肤增厚有关。好发于颈部、四肢伸侧及腰骶部、腘窝、外阴。以下是关于神经性皮炎的一些详细信息:
1.病因:
目前认为,精神因素是发生本病的主要诱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复。
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慢性病灶感染等,也可能成为致病因素。
局部刺激,如衣领过硬而引起的摩擦,化学物质刺激、昆虫叮咬、阳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2.症状:
本病初发时,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
丘疹逐渐增多,融合成片,继之则局部皮肤增厚,纹理加深,互相交错,皮嵴突起,呈菱形或多角形,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
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可单发或泛发周身,大小不等,形状不一。
3.诊断:
根据慢性病程、皮肤苔藓样变,好发部位等特点,一般诊断不难。
必要时需与皮肤淀粉样变、扁平苔藓、慢性湿疹等进行鉴别。
4.治疗: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原则为止痒,禁止搔抓,避免各种机械、物理、情绪刺激,调整神经系统功能,镇静。
可选用抗组胺类药物、钙剂等对症止痒,辅以维生素B1、B12营养神经;皮损苔藓化明显或皮肤肥厚、粗糙者,可用糖皮质激素软膏、霜剂或溶液封包,或皮损内注射。
物理治疗,如浅层X线照射、同位素32P、90Sr敷贴,液氮冷冻、镭射、磁疗、蜡疗、矿泉浴及光化学疗法均可应用。
5.注意事项:
放松紧张情绪,保持乐观,避免过度劳累,生活有规律。
减少刺激,如搔抓、摩擦、烫洗等,避免饮酒、喝浓茶及食用辛辣食品。
内衣应宽松,柔软材质,避免衣领摩擦。
治疗全身性疾病,发现病灶应积极清除。
总之,神经性皮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因、症状、病程等因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日常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