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特点有血压升高与姿势改变有关、降压治疗效果不佳、常伴有颈部疼痛等症状、颈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异常、治疗颈椎病可使血压下降的特点。
1.血压升高与姿势改变有关
患者在某种颈部姿势时,如低头、仰头、旋转头部等,血压会明显升高,而改变颈部姿势后,血压可能会恢复正常或有所下降。
2.降压治疗效果不佳
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单用降压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即使血压得到控制,也容易出现波动。
3.常伴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
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患者,除了血压升高外,还常伴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头晕等症状。
4.颈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异常
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患者,颈部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颈椎病变,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管狭窄等。
5.治疗颈椎病可使血压下降
如果能及时治疗颈椎病,改善颈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可使血压下降,甚至恢复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治疗颈椎病的同时,也应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颈部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