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厚度在整个月经周期中是不断变化的。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会有具体变化,包括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期。
1.月经期
此时子宫内膜脱落,厚度较薄,一般在14毫米左右。这是因为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功能层剥脱,只剩下基底层。
2.增殖期
月经结束后,随着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子宫内膜开始增生修复,厚度逐渐增加,到增殖期末可达到3-5毫米。在这个阶段,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细胞均呈增殖状态。
3.分泌期
排卵后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同时腺体分泌增加,出现弯曲等改变,厚度可达8-12毫米甚至更厚。这一时期的子宫内膜为受精卵的着床做好准备。
子宫内膜厚度的正常变化对于女性的生殖健康非常重要。如果子宫内膜过薄或过厚,都可能导致月经异常、不孕等问题。过薄的子宫内膜可能难以支持胚胎着床和发育;而过厚的子宫内膜可能与内分泌紊乱、子宫内膜增生等疾病相关,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因此,定期进行妇科超声检查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对于评估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