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是指气机运行不畅,导致血液运行瘀滞的一种病理状态。
情志不舒、长期抑郁或恼怒,可使气机郁滞,进而影响血液运行而致气滞血瘀。此外,跌打损伤、外邪侵袭等也可能导致局部气血凝滞。
临床表现上,患者可能出现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如刺痛、固定不移,疼痛常在夜间加重。还可能伴有局部青紫、肿胀,以及情志方面的异常,如烦躁、易怒等。
而且,气滞血瘀可影响多个脏腑的功能。如在心则可能出现心悸、胸闷;在肝则可能导致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等。
除了根据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判断外,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也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对于确诊的患者,需要采取理气活血的措施,比如遵医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