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血糖值超过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或空腹血糖大于11.1mmol/L时通常需要考虑打胰岛素。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较长一段时间的血糖平均水平,当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时,提示血糖控制极差,此时单纯依靠口服降糖药可能难以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及时使用胰岛素能帮助更快地降低血糖,减少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尤其是对各种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空腹血糖大于11.1mmol/L也提示血糖处于较高水平,这种情况下自身胰岛功能可能已经受到较大影响,难以有效分泌胰岛素来调节血糖。通过注射胰岛素可以迅速补充外源性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帮助胰岛细胞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和恢复,之后可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功能恢复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是否需要打胰岛素不能仅仅依据血糖值这一个指标来确定,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如糖尿病的类型、并发症情况、年龄、身体状况等。而且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和方案需要个体化制定,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同时,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环节,不能单纯依赖胰岛素治疗。此外,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风险和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