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的作用通常包括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抗中毒、抗休克等,其危害通常包括导致免疫力下降、引起消化系统问题、造成骨质疏松、诱发高血糖、引发心血管影响等。
一、作用
1、抗炎地塞米松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介质的生成,从而缓解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
2、抗过敏还能抑制过敏反应中的免疫应答,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如组胺,从而缓解过敏症状,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3、免疫抑制地塞米松能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降低免疫系统的整体反应能力,对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重要意义。
4、抗中毒当细菌内毒素对机体造成损害时,地塞米松能增强机体对毒素的耐受性,减轻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5、抗休克通过提高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和兴奋心脏,地塞米松能迅速改善休克状态,特别是感染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
二、危害
1、导致免疫力下降长时间使用地塞米松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特别是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2、引起消化系统问题地塞米松能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同时抑制胃粘液分泌,破坏胃黏膜屏障,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穿孔。
3、造成骨质疏松地塞米松会促进骨钙的流失,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增加肾脏对钙的排泄,长时间使用易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
4、诱发高血糖地塞米松能促进肝糖原异生,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引发或加重糖尿病。
5、引发心血管影响长时间使用地塞米松可能导致高血压、水钠潴留、血脂异常等心血管问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还可能引起心脏肥大、心律失常等心脏损害。
地塞米松虽然具有强大的治疗作用,但其潜在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所以,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循医嘱,避免滥用和长时间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