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会出现水肿、发热、消化道异常、肝脏不适、门静脉高压等症状。
1.水肿
下肢明显水肿,严重时甚至全身水肿,按压后有凹陷,需排除肾脏损伤。肝硬化、肝癌伴腹水的患者,常出现下肢水肿,轻者局限于踝关节,严重时可蔓延至整个下肢。临床上曾有患者下肢高度水肿,液体可从大腿皮肤渗出。导致下肢水肿的主要原因是腹水压迫下肢静脉或癌栓阻塞,影响静脉回流。轻度水肿也可能是由于血浆白蛋白过低引起的。
2.发热
仍有轻微发热或发冷,需排除其他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早期发病时可能有发热,一般在37.5-38.5℃,高热较少见,通常持续3-5天,且无黄疸型肝炎的发热程度比黄疸型肝炎低得多。许多患者有发热和身体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感冒。
3.消化道异常
消化道异常是肝脏疾病发作时较为常见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多数肝脏疾病发生时,会出现恶心、厌油、食欲减退、乏力、呕吐、腹泻、脾脏肿大等症状。这些症状也可引发慢性肝病肝源性溃疡病、门静脉高压性肠病。
4.肝脏不适
在肝脏疾病的所有症状中,肝脏不适和疼痛更为显著。如果这些症状最初被怀疑是由肝脏疾病引起的,那么应排除外伤因素。
5.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是指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出血,结合出血倾向的情况往往更为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