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是指在白细胞计数中,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含量低于正常范围。通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正常范围是(1.8-6.3)×10^9/L,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低于这个范围时,就被认为是偏低。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可能是由生理因素引起,比如剧烈运动、身体受到寒冷刺激等,可使机体出现短暂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现象。而且,物理和化学因素,比如X线照射、接触苯等,可能损伤造血系统,造成中性粒细胞减少。此外,伤寒杆菌感染、流行性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因素也可造成该现象。
因此,不能仅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来判断疾病,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病原培养、抗原抗体检测来明确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例如,生理因素所致,通常无需进行特殊治疗,休息一段时间后中性粒细胞可恢复正常水平;伤寒杆菌感染所致,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流行性病毒感染所致,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奥司他韦、金刚乙胺、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平时应戒烟戒酒,饮食方面可以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比如鱼肉、菠菜、核桃等。同时,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