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大便有白色长条丝状物,可能是正常情况,也可能与感染、消化不良、寄生虫感染有关,建议先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情况
人的大便中偶尔会出现粘液,粘液呈现长条状,这是肠道正常分泌的粘液随着大便排出导致的。
2.细菌性肠炎
有些婴儿大便出现粘液脓血便,粘液可以表现为长条丝状物,同时伴有发烧、精神状态差、中毒等症状,化验大便常规常常提示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应该先进行对症治疗,婴儿发热时应该进行物理降温,使用退热贴贴在额头或者颈部两侧等部位,体温持续偏高时需要服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进行治疗。婴儿排便次数增多时还需要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等药物缓解不适。如果病情严重,还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青霉素或者头孢菌素类药物干预病情。婴儿患病期间,家长应该多给婴儿饮用温水,防止引起脱水或者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3.消化不良
婴儿正处于生长和发育的时期,此时消化系统没有完全发育,如果已经添加辅食,摄入的食物较多,可能无法被完全消化和吸收,剩余的食物就会随着大便一起排出体外,呈现白色长条丝状物。
家长应该及时调整喂养频率,不宜使婴儿进食过量,婴儿进食后家长可以适当按摩婴儿的腹部,有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消化不良程度严重时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促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健儿消食口服液、多潘立酮等,也可以使用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病情。
4.寄生虫感染
如果白色长条丝状物存在蠕动的现象,则需要警惕,婴儿胃肠道内可能存在寄生虫。若确诊为寄生虫感染,应该明确寄生虫的类型,寄生虫感染需要使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药物,家长平时应该注意婴儿的饮食清洁和手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