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一想心脏就不舒服,可能与植物神经紊乱、心脏神经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有关,具体情况如下:
1、植物神经紊乱
植物神经紊乱是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精神受到刺激等因素引起的疾病,脑子思虑过度可诱发病情发作,该病可涉及心血管系统,引起心慌、胸闷、频死感等症状。
植物神经紊乱以心理治疗为主,患者应调节自身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医生会帮助患者改变错误的认知,纠正其不良情绪,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可以辅以药物治疗,遵医嘱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及时就医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是若治疗不及时,随着病情进展,可并发抑郁症。
2、心脏神经症
心脏神经症与遗传、性格内向、多愁善感、生活压力大等因素有关,可导致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等,在脑子胡思乱想时症状会更加明显。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盐酸普萘洛尔、盐酸索他洛尔等β受体阻滞药进行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脏不适。病情严重者,还应进行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生物反馈治疗等。心脏神经症是非器质性心脏病,通过积极就医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无需过度担忧。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所致,由于心肌缺血、缺氧,患者会出现心悸、心绞痛等症状,脑子过度思考时可导致心脏不适感加重。
患者病情发作期需要卧床休息,停止活动,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药物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同时可选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症状,防止心肌缺血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采取手术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患者确诊后应及时就医治疗,延缓病情进展,避免反复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除了上述原因外,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原因也可能会造成脑子一想心脏就不舒服。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诊断病情,并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