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一般没有肉香味的说法,临床医学统称为尿异味,可能和生活方式不当、肾结石、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具体情况如下:
1、生活方式不当
平时饮水量比较少或大量运动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尿液浓缩,致使尿异味加重;其次过量食用大蒜也可能会导致尿异味,是由于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没有被身体完全吸收随着尿液排出而造成的。这些都属于生理现象,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一般会逐渐恢复,不用过于担心。
2、肾结石
肾结石是由于尿液中的某些成分在肾脏内积聚而形成的,饮食、代谢异常、药物因素、尿路因素等均为该病的诱发因素。如果结石体积比较大,在向下移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将输尿管堵住,导致尿液排出受阻残留在膀胱内,此时尿液中的氨在体内容易被分解,过程中会产生难闻的气味,所以会出现尿异味。及时采取排石治疗,随着肾结石排出,症状一般会得到缓解。
3、糖尿病
糖尿病是以血葡萄糖水平慢性增高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其确切病因不明,考虑与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由于体内胰岛素含量不足,可能会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电解质紊乱,致使脂肪分解加快,酮体增多,诱发酮症酸中毒,多余的酮体最终会转化为丙酮从尿液排出,而丙酮本身就存在烂苹果味,所以尿液会有异味。糖尿病属于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但通过积极治疗配合日常饮食及生活习惯调节,病情一般可以得到控制,建议放平心态,不要过分紧张。
除以上因素外,还可能与苯丙酮尿症、膀胱结肠瘘、直肠膀胱瘘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出现症状后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