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即心力衰竭,通常是由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包炎、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具体分析如下:
1.贫血
贫血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水平降低,没有足够的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去携带氧气,致使机体内出现缺氧的现象,导致心率增快,使得心脏输出量增加,心脏长时间负荷过重,便会引起心力衰竭。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肌,导致心肌剧烈收缩,引起心率加快,使心脏输出量代偿性增加,患者便会出现心力衰竭。
3.心包炎
若心包炎患者治疗不当,可能会引起炎性渗出增多,形成心包积液。心包积液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限制心脏的舒张功能,出现心脏压塞,从而诱发心力衰竭出现。
4.高血压
若患者的血压持续增高,会引起左心室在射血的时候阻力增加,导致心室出现代偿性的肥厚,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继而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生。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引起心脏供血不足,心肌无法得到正常的血液濡养,出现缺血的现象,引发心肌坏死,收缩力减弱,便会出现心力衰竭。
患者平时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免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同时要保持平稳的心态,避免情绪出现大幅度起伏,以免心跳加快,增加心脏的负担。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自身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