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脚就痒可能是由于多汗症、湿疹、足癣等原因引起,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多汗症
若患者由于遗传、内分泌紊乱等原因导致多汗症时,很有可能在夏天出现脚汗增多、脚痒甚至有水泡的形成,通常会伴有四肢末梢血液循环障碍。
若是由疾病引起的多汗症,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平时可以使用氯化铝溶液、醋酸铝溶液等止汗剂进行泡洗,必要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硫酸阿托品片、东莨菪碱注射液等药物抑制汗液分泌。若保守治疗无效时,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比如汗腺去除术、交感神经阻断术等。
2.湿疹
若患者有遗传、免疫功能异常、激素水平紊乱等情况时,很有可能诱发湿疹的形成。患者通常会有皮肤表面红斑、水肿、丘疹、瘙痒的情况,并且容易复发。
患者平时应保持脚部卫生,出汗时及时擦拭,穿着宽松透气的鞋袜,防止加重湿疹。可以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配合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涂抹,缓解湿疹瘙痒不适。对于瘙痒严重的患者,应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
3.足癣
若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公共拖鞋、泳池、浴缸等,接触致病菌,可能会引起足癣。而夏天气温较高更容易出汗,因此患者足癣症状可能会加重,出现脱皮增多、干燥开裂、局部水泡、瘙痒等症状。
患者应保持足部卫生,防止传染给他人或身体其他部位。患者应遵医嘱使用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药物治疗,缓解不适症状。对于外用药疗效不佳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盐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胶囊等联合治疗。
脚痒的患者应注意避免经常抓挠,防止皮肤破损出现继发感染。平时洗澡或洗脚水应注意温度适宜,但不宜过烫,防止加重瘙痒。